為您找到與改革標簽相關結果 3篇
廣東:激活“三大動力” 再造關鍵新優(yōu)勢 以改革的辦法推進改革
2022年4月2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fā)展中的問題。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qū)。中共廣東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提出,堅持以改革的辦法推進改革。今年是改革開放45周年,新征程上,面對復雜形勢和繁重任務,我們要學好用好習近平總書記教導的改革方法論,堅定不移“以改革的辦法”持續(xù)全面縱深推進改革,推動“真改”“全改”“深改”,以改革的堅定性為發(fā)展注入強大的確定性,全面提振發(fā)展信心,切實穩(wěn)定社會預期,再造廣東體制機制新優(yōu)勢,增強中國式現代化廣東實踐的根本動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
袁家軍:堅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縱深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
22日,省政府召開“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第四次專題會議。省長袁家軍強調,各地各部門要堅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對照年度各項目標,堅決打好年底收官戰(zhàn),聚力構建業(yè)務協(xié)同模型、數據共享模型,完善體系構架,縱深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扎實抓好“掌上辦事”“掌上辦公”,加快實現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北京大學教授俞可平:中國的治理改革(1978-2018)
改革開放不僅極大地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也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世界歷史的發(fā)展進程。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中國的現代化奇跡?從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國家與社會的關系、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以及依法治國、公共服務、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社會治理、政府問責、政治透明、基層自治等角度來看,改革開放后中國的政治生活發(fā)生了重大變革??梢哉f,中國改革開放獲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中國成功地進行了以治理改革為主體內容的政治改革。以黨的建設、基層民主、協(xié)商民主、政治監(jiān)督、行政改革、公共政策、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等重要治理領域的改革為例,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民主治理的嶄新變化以及中國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方面取得的長足進步,而且可以發(fā)現,一種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模式已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