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棱縣委書記王安的微信好友以每天十幾個、幾十個的速度增加,越來越多“原汁原味”的百姓訴求直達案頭,王安在這“方寸屏幕”上聽到了來自最基層的聲音。
7月11日中午,黑龍江省綏棱縣水務局工作人員趕到閣山鄉(xiāng)三合村努敏河堤壩,堵堤泄洪,保住了農田。
就在當天早上,閣山鄉(xiāng)政務微信群里,三合村村委會主任說,因為近日連續(xù)下雨,努敏河水位持續(xù)上漲,堤壩滲水導致河水外溢出槽,附近農田馬上被淹,村民打算通過微信上報縣委書記王安。看到微信的閣山鄉(xiāng)鄉(xiāng)黨委書記孫輔義,第一時間聯系縣水務局,最終工作人員成功泄洪。
《小康》記者在綏棱縣委了解到,閣山鄉(xiāng)政務微信群現有成員33人,除了鄉(xiāng)里各級干部還包括下轄7個村的負責人。目前,縣轄的11個鄉(xiāng)鎮(zhèn)及職能部門均開通了微信群。用孫輔義的話說,當初開通微信是被動的,現在為群眾排憂解難卻是主動的。
“綏棱人”是雙岔河鎮(zhèn)雙興村村民沈桂榮新加的微信好友,生活困難的沈桂榮向這位好友說明了因出嫁后戶口沒有遷移,所在村無法為她辦低保的現實困境,不久,不僅鎮(zhèn)里上門為她遷移了戶口,低保也辦妥了。
其實,“綏棱人”就是王安的網名。
3月25日,綏棱電視臺播出一條消息,縣委書記開通微信,任何綏棱民眾都能加其好友,通過這一平臺直接向縣委書記反映問題。而對于非微信用戶,則可以撥打4620000的民生熱線。
“書記哪有閑工夫看這個啊”、“還真能相信書記開微信啊”等質疑之聲不斷。直到一條條微信得到回復,問題被快速解決,綏棱人才打消了疑慮,原來縣委書記微信確是王安親自打理。隨之,王安的微信好友開始以每天十幾個、幾十個的速度增加,越來越多“原汁原味”的百姓訴求直達縣委書記,王安在這“方寸屏幕”上聽到了來自最基層的聲音。
加縣委書記為好友
今年1月6日,黑龍江省委組織部信息綜合處處長王安轉任綏棱縣縣委書記。上任不到一周,王安深入農村鄉(xiāng)鎮(zhèn),兩天走訪了8個鄉(xiāng)鎮(zhèn)。
“我當時感覺到,要想真正了解到民情民意,這樣走訪根本達不到效果,我每到一處都有鄉(xiāng)鎮(zhèn)村的各級領導陪著,老百姓哪敢說實話?”王安接受《小康》記者采訪時道出了微信問政的初衷。
接手基層工作以后,通過走訪,王安發(fā)現群眾問題上達的渠道比較窄,問題解決途徑不夠順暢,甚至很多百姓只能采取上訪、網上發(fā)帖等方式表達訴求。而作為農村出身的王安對于底層之苦感同身受。
“為了盡快了解百姓實際情況,并考慮到微信快速通信功能強大,而我們工作又非常繁忙等因素,縣委考慮讓班子成員公開個人微信,試水微信政務?!蓖醢伯敿礇Q定開通個人微信和民生熱線。
這之后,“綏棱人”王安結束一天的工作,晚上九點半回到宿舍,便進入了與百姓微信互動民情的時間。任何綏棱民眾申請加王安為好友,他都添加;接到群眾反映的問題,王安一般回復“收到”,然后轉給相關部門和鄉(xiāng)鎮(zhèn)領導,要求在1-2天內回復問題進展情況。
3個多月過去了,王安的微信好友數量已經超過800個。這位正在攻讀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博士學位的縣委書記希望借此信息化手段,對政府治理方式作些新嘗試。
4月初的一天,王安的微信上出現一幅上集鎮(zhèn)諾敏河村大片待泡的水田沒泡上的圖片。此番情景讓熟悉農業(yè)的王安感到不解:去年下了那么大的雪,今年怎么會缺水呢?王安到實地調查后找到了癥結——今年氣溫回升快,雪化得早,需要用水灌溉的時候就沒水了。隨后,他馬上將此條微信轉發(fā)給縣水務局,指示做相應的水源調配工作,同時要求水務局盡快解決同類問題。
農業(yè)問題得管,市容環(huán)境也得管,各種問題事無巨細都“跑”到了王安的微信上。入夏后,一位群眾給王安發(fā)微信反映,文化廣場新開的一家燒烤大排檔一到晚上就煙霧繚繞。城鎮(zhèn)執(zhí)法局負責人很快就收到了王安轉發(fā)的微信,次日,該大排檔被依法取締。
對于老百姓而言,微信使用群體依然有限,而傳統(tǒng)的熱線電話卻早已普及。王安在開通微信時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于是他協(xié)調有關部門成立了綏棱縣群眾訴求服務中心,開通民生熱線,抽調4名后備干部任接線員,負責接聽電話,并根據電話內容給相關部門轉單“派活”。
熱線開通后,綏棱縣在電視臺、廣場宣傳欄、農村揭示板上不定期地向百姓公布,一些老百姓看著印在家門口的電話號碼,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撥通,結果真給“撥”來了辦事人。
5月8日中午,新建行家屬樓居民尹慧芳反映新建行小區(qū)六樓、七樓供應不上水,向物業(yè)反映,物業(yè)說是線路老化,正在維修,但這種情況已經很長時間了,希望能夠及時解決。訴求中心給房產局下單,房產局工作人員梁偉次日到現場查看,于5月13日,回復訴求人,是因為自來水公司改造造成停水,沒幾天就供上了水。
每一個電話都有詳細登記,每一次轉辦交辦都有跟蹤,自民生熱線開通以來截至7月11日,已經接民生電話311個,辦結280件,有31件正在處理中。
“你給百姓解決問題,他們就信你”
通過微信和民生熱線,王安不僅幫民眾解決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困難,還在一個個問題中尋找普遍性,作為政策設計的參考依據。在自己融入“微時代”政務的同時,王安要求縣直相關單位和鄉(xiāng)鎮(zhèn)負責人都要開通微信,并互加好友,王安接到的群眾微信涉及誰,就直接“微”誰。
5月22日一大早,綏棱縣上集鎮(zhèn)黨委書記董雙清接到縣委辦主任姜慶海的微信:“請隨時保持微信暢通,以便及時處理政務。”和董雙清一起接到這條微信的,還有綏棱縣各鄉(xiāng)鎮(zhèn)、各部門的主要領導干部,這是3月25日以來綏棱縣委辦第三次下發(fā)這樣的通知。
閣山鄉(xiāng)黨委書記孫輔義原來在縣信訪辦工作,那時的傳統(tǒng)工作方式是等上訪人接材料并轉給相關部門,一些部門還相互推諉,集體上訪成為常態(tài)。以前農民一件普通的小事找鄉(xiāng)里5次都得不到解決,現在都不會超過第二次就馬上解決?!熬团吕习傩战o縣委書記發(fā)微信或打民生熱線?!?孫輔義說。
記者在閣山鄉(xiāng)采訪時,午休時間,一位60歲左右的老人蹣跚著腳步來到鄉(xiāng)政府,要求辦理農民低保,下班時間沒找到人。孫輔義問明情況后,馬上給鄉(xiāng)民政助理打電話,民政助理耐心接待了老人,并聯系老人所在村的村主任,讓老人回村耐心等候,過幾天就填報上去。
“王安書記一直說不能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我們鄉(xiāng)里建立了微信群,所有村民的憂難之事基本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了。我們工作也方便了,以前和縣委書記匯報要在辦公室門口排隊等,現在一個微信就解決了?!睂O輔義說。
“王書記一點架子都沒有,每發(fā)一條消息都給我回復,最重要的是給我們解決問題!”說這話的是閣山鄉(xiāng)共和村民趙文寶。他父親病重,實在籌不到錢了,試著“微”了王安一下,王安當即讓閣山鄉(xiāng)黨委書記孫輔義協(xié)調解決。
王安發(fā)現像趙文寶這樣因病致貧的現象很多,就找到縣衛(wèi)生局,提出能不能適當調一下大病報銷比例。
“你給百姓解決問題,他們就信你,愿意反映情況?!蓖醢舱f。
有了微信溝通,百姓的蠅頭小事,都變成了縣委書記的心頭大事。后頭鄉(xiāng)一奶山羊養(yǎng)殖戶的奶山羊突然不知原因地死了幾只,王安收到微信后跟畜牧部門一起前去查看,原來是養(yǎng)殖舍低洼、潮濕造成的,養(yǎng)殖戶根據專家建議進行了改造。
微信開通,百姓直接找書記,書記直接交辦督辦,一事一議成了可能。
閣山鄉(xiāng)共和村今年成立水稻種植合作社,全村農民136公頃土地全部加入合作社,村支部書記陳樹彬決定將這些旱田全部改為水田,因為資金緊張,陳樹彬沒有在種植前將土地的租金按時發(fā)放給農民,有一位農民很不理解,給王安發(fā)微信:“我們一個小村村支書債務在幾百萬,陳樹彬現在欠農民地租少的7000元,多的好幾萬,已經形成隱患?!?/div>
王安把微信轉給孫輔義,不到一小時,孫輔義向王安說明情況:村書記成立合作社,把旱田改成水田,增加收入,年底還給農民分紅。王安聽后說這是好事,隨后聽取陳樹彬意見后,便主動給縣信用社打電話,為其貸款40萬元解了燃眉之急。
王安說開始時百姓也不是特別買賬,上來就倒怨氣的大有人在,但漸漸地大家就心氣兒順了。
“微信問政”不會成為一場秀
王安說他要堅持使用微信,用新媒體即時性、移動性、互動性和全民化的能量整合政務資源,走出一條“網上群眾路線”,實現從指尖上的民情到心里頭百姓的無縫對接。
不過,這條路并不容易,如今大量反映基層問題的微信都會直達王安的案頭,這也給他處理政務帶來很大考驗。
面對這一難題,王安倒是有自己的辦法?!疤幚砻癖娫谖⑿派戏从车膯栴},不能停留在一件件地去解決小事的層面上,還需以點及面地延展到解決同類問題的層次上?!蓖醢脖硎?,他會將問題進行歸納梳理,幾個亟待解決的全局性問題便浮出水面。
王安用這種工作方法,帶領綏棱一個月打響了三次會戰(zhàn)。一是進行全縣農村低保大清理,把不符合條件的清理出去,不到一個月清出農村不符合條件的低保戶2024戶。二是教育“三亂”問題,截至目前處理了違規(guī)老師多人。三是規(guī)范夜市,讓市民休閑和商貿活動有序進行。
解決了帶有共性的全局性問題,王安接到類似問題微信已經由最初的每天二三十條,縮減至三四條左右。
網絡問政,不能以“鍵對鍵”取代“面對面”,王安心知肚明。凡收到涉及全局性或焦點熱點問題的微信,他必親自前往看個究竟。
王安微信了解到建蘑菇大棚是一項周期短見效快的致富項目,便到各個鄉(xiāng)鎮(zhèn)調研,一筆賬漸漸清晰:建一畝大棚需要2.64萬元,買1.8萬袋菌種需要2.7萬元,到秋天一袋可出1.6斤,市場價能賣到3.5元左右,一畝地蘑菇大棚凈賺3萬元。只要給他們辦理5萬元貸款就可以讓這一切變成現實,于是王安協(xié)調幾大金融機構,今年春天幫農民解決貸款5000萬元。
王安的微信是“動真格”的,綏棱縣各級領導干部也感到,微信像一個“緊箍咒”,時刻“逼”著自己為民解困。孫輔義毫不諱言:“有了微信,我們更得把老百姓的事當事兒。之前,對于部分棘手的問題,我們可能有些簡單粗暴,現在,一想他們會不會微信到縣委書記那去,無形中就給自己工作提了更高要求。”
縣民政局局長刑彥文亦表示,如今能在權限范圍內解決的問題,自己會更主動地解決,“就怕書記轉發(fā)微信過來,手頭的事再忙也要先處理微信反映的事。”
面對網絡問政“作秀”的質疑,王安說自己把“質疑”看做一種鞭策,將用行動作回應。他的做法亦得到了綏化市委宣傳部一位官員的肯定:“王安的做法無疑是對政府新政的一種嘗試,為的是能更好地了解民情,解決民事。”
目前,綏棱縣正在打造網絡問政平臺。王安說:“民氣順,民生順,路通了,問題就好解決?!?/div>
責任編輯:admin
免責聲明:除非特別注明,國脈電子政務網所載內容及圖片來源于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轉載的稿件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注國脈電子政務網,政府CIO的思想陣地與交流平臺,5000位政府CIO在這里讀懂“互聯網+政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