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圈從來就不缺“戰(zhàn)士”,自然也不會卻少“戰(zhàn)事”,而近日里最硝煙彌漫的,當屬奇虎和瑞星的口水大戰(zhàn)。這兩家公司都動用了雙方可以動用的宣傳力量,從網(wǎng)上到網(wǎng)下,翻箱倒柜,口誅筆伐,其招式儼然融合了奧運會上拳擊和跆拳道之大成。
與奇虎相比,瑞星在市場推廣方面的浸淫時間和投入力度顯然要占上風,沒出幾個回合,瑞星就在輿論上壓制住了奇虎,很多網(wǎng)站也為“奇瑞”大戰(zhàn)制作了專題,不少文章矛頭直指奇虎及其董事長周鴻祎。
然而,問題的關鍵在于,奇虎的董事長周鴻祎是一個法律意識非常強的同志,這一點,從其以往不斷的官司中就可以看出,因此,就在奇虎的陣地即將崩潰之際,周鴻祎祭起了法律的大旗……
初生牛犢 奇虎要為老大洗腦
8月26日,奇虎公司召開媒體溝通會,數(shù)十家媒體記者到場。在溝通會上,奇虎列舉了瑞星的諸多不是,并宣布正式對瑞星和中關村(000931,股吧)在線提起名譽侵權訴訟,要求二者停止侵權、公開致歉,并分別向兩公司索賠名譽侵權損失各200萬元。
奇虎在起訴書中稱,自今年7月奇虎推出免費殺毒軟件以來,瑞星作為競爭對手,在擁有的客戶端軟件平臺和旗下網(wǎng)站,以及國內(nèi)眾多媒體上發(fā)布了一系列惡意誹謗、嚴重失實的文章。瑞星副總裁毛一丁通過接受采訪等形式也發(fā)表了類似言詞。瑞星甚至不惜以重金在其他軟件平臺或媒體的顯著位置,以購買廣告的形式,廣泛傳播誹謗奇虎360的文章,對奇虎產(chǎn)品及負責人進行惡意評論,同時誤導用戶認為原告的殺毒產(chǎn)品在欺騙用戶、不可信任且不能使用。而中關村在線則是因為在網(wǎng)站上發(fā)布了一系列針對奇虎的文章,“這些文章系惡意毀謗、嚴重失實”。
從奇虎的起訴書中不難看出,雙方的爭端升級源自于奇虎不久前推出了免費的殺毒軟件。這個“免費”二字,如果真正實現(xiàn),無疑將是對現(xiàn)有殺毒軟件行業(yè)贏利模式的一個巨大的顛覆。對于這一點,奇虎的董事長周鴻 也直言不諱:“這個領域盡管有很多巨頭,但是你能創(chuàng)造一種東西,要么比它特便宜甚至免費,要么在某一個功能上做得比它特別好,其它地方比它粗糙沒關系,你就有可能形成顛覆。”
對于從來沒有做過殺毒軟件的奇虎而言,此番進軍殺毒軟件市場,其最大的賣點就是免費,正如周鴻 所言,剛開始,“粗糙”一點沒關系,但是能夠“免費”,就能一招制敵。應該說,奇虎此番闖入的殺毒軟件市場,天下其實早已劃分完畢,瑞星是當仁不讓的老大,靠著每套軟件幾十快錢的收費,集腋成裘,日子過得可謂是高枕無憂。此番,奇虎舉著“免費”的大旗生切進來拉攏客戶,瑞星豈有不急之理,而同樣做殺毒軟件的金山,則相對世外一些,反正金山的業(yè)務線很多,在殺毒這塊,先看看“老大”的反應再說。很快,瑞星和奇虎就廝打起來,惡語相向,互揭老底。正如周鴻 早先所言,其實“誰的屁股底下都不干凈”,因此,上下五千年,雙方都有的可翻。
對于奇虎而言,被翻出來揪住不放就是周鴻 是一個有“前科”的人。其實,凡事都要動態(tài)的看,做好事的人不見得永遠做好事,做壞事的人也不見得永遠做壞事。如果周鴻 這位“流氓軟件”的鼻祖真的“從良”了的話,那么,最緊張、最反對的應該是那些還在做著不恥行為的人,因為周是最了解他們底細的人;而如果周鴻 是假的“從良”了的話,那么,最積極、最樂于揭穿周的人也是他們,因為他們絕不愿意周黑白通吃。由此,正如佛家所言,眼前有魔,皆因心中有魔。
拋去個人因素,單就奇虎所稱的終生免費而言,以及其真實意圖的所在,現(xiàn)在還難下定論,其實,完全有最公平的解決辦法,那就是讓時間來檢驗。至少從目前來看,奇虎之前推出的360安全衛(wèi)士,已經(jīng)取得了市場的口碑,而其能夠在短短的三年不到的時間里,市場占有率超過60%,應該說,既不是罵出來的,也不是捧出來的,而是無數(shù)用戶一天天用出來的,是口口相傳傳出來的。
得桌面者得天下
到目前為止,360安全衛(wèi)士之所以得以成功,其關鍵就在于其遵循了互聯(lián)網(wǎng)基礎服務應該免費這一大趨勢。在個人電腦領域,可謂是“得桌面者得天下”,而得“桌面右下角者”得桌面。一個最明顯的趨勢和應證就是,電腦桌面右下角的圖標越來越多,這里面有即時通訊(IM)軟件、媒體播放軟件、下載軟件、輸入法軟件、翻譯軟件、桌面搜索軟件、殺毒軟件等等等等,可以說,所用的軟件廠商都希望自己的軟件能夠在桌面的右下角占有一席之地,這些運行并駐留內(nèi)存的程序將為廠商帶來源源不斷的利益以及贏利模式的創(chuàng)新空間,其中最成功的例子就是QQ。綜觀目前這些“右下角”軟件,有兩個特點,一是除了即時通訊軟件(如QQ、MSN、SKYPE、旺旺、飛信等)可以“群生”外,其它類型的軟件基本上同類的只有一個;二是除了殺毒軟件外,其它的軟件基本上全都是免費的。正是這兩大特點,決定了收費的瑞星和免費的奇虎必須要分出一個勝負死活,從特點一看,殺毒軟件不像即時通訊軟件那樣可以“共生”,因此一般情況下,用戶只選擇一個使用(同時也是為了減少互相“誤殺”的概率);從特點二看,只要有一個殺毒軟件開始免費,其它殺毒軟件就不得不采取跟隨戰(zhàn)略,否則,很難在“右下角”立足。
從目前來看,由于奇虎的“攪局”,瑞星已經(jīng)開始變相地采取了免費的策略,如多贈送半年的使用期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奇虎對瑞星乃至殺毒行業(yè)的“洗腦”已經(jīng)初見成效,瑞星其實已然意識到互聯(lián)網(wǎng)免費趨勢的不可阻擋。如今,整個殺毒軟件行業(yè)的贏利模式,由于奇虎的闖入,正在發(fā)生著變化,這是一場消耗戰(zhàn),也是一場速度戰(zhàn),比的是耐力,更比的是眼光。如果不久的將來,瑞星也實現(xiàn)了免費并重新構筑起免費基礎上新的贏利模式,那么,對于奇虎而言,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不過,不論怎樣,競爭的最大受益者還是用戶,這也是不少用戶樂得見到這類“掐架”的主要原因之一。
李代桃僵 瑞星更名副總不知
競爭對手之間的“掐架”,在IT圈中實在是見慣不怪了,有“對口相聲”也有“群口相聲”,這么多口水和官司下來,也沒見到過誰把誰淹死、誰把誰打死,倒是大家都在口誅筆伐、拳打腳踢中茁壯成長。不過,此次奇虎告瑞星,卻與以往大有不同,倒不是奇虎玩起了什么劍走偏鋒,而是奇虎竟然“告狀無門”。
據(jù)奇虎公司的代理律師習小姐介紹,在瑞星官方網(wǎng)站首頁下方ICP證的位置,版權所有標注的是“北京瑞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而奇虎公司據(jù)此名稱將瑞星告到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時,法院卻不予受理,原因竟然是“北京瑞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不存在,在工商部門的注冊信息里根本就沒有這家企業(yè)。
這個匪夷所思的閉門羹,一時間讓經(jīng)常以法律為武器的奇虎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了。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天底下空氣里就沒這么個公司,誰來當被告???好在奇虎也不是初出江湖了,幾經(jīng)周折,終于翻查出了一家名為“藝進娛輝”的公司。據(jù)習律師介紹,這個名稱上頗有些娛樂圈味道的“藝進娛輝”公司的全稱是“北京藝進娛輝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屬于投資類的公司,而這個投資公司正是不久前由“北京瑞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更名而來。最終,奇虎是把“北京藝進娛輝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才得到了受理。
一個值的玩味的場景是,在奇虎的媒體溝通會上,當習律師把這段“尋星”的經(jīng)過披露給現(xiàn)場的媒體記者時,當即就有IT記者通過無線上網(wǎng)與瑞星的副總裁毛一丁進行了“網(wǎng)聊”。毛一丁在網(wǎng)上表示,對公司更名一事并不清楚。溝通會后,當有記者就瑞星更改公司注冊名稱的原因采訪瑞星公關負責人李婷時,李婷表示,對改名一事不做任何評論。
應該說,此次奇虎起訴瑞星公司,其最終的結果如何,并不會太出人意料,并且瑞星公司也表示準備反訴奇虎,按照以往此類口水仗的規(guī)律看,這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爭執(zhí)基本上也就是不了了之或者各打幾板,對兩家實力雄厚的企業(yè)而言,經(jīng)濟上無關痛癢,煩勞的只是各自的公關部和法務部而已。
不過,令人感興趣的是,奇虎公司此番起訴瑞星,誤打誤撞中揭開了一個瑞星不為人知也不愿為人知的命門,那就是瑞星公司這家所謂的信息技術公司已經(jīng)偷偷的脫胎換骨了,不僅名稱換了,而且經(jīng)營范圍也變了,變成了投資管理公司。如果不是奇虎公司的起訴,恐怕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不會知道此事,包括瑞星的副總裁毛一丁(假定他沒有說謊的話)。
奇虎公司出頭露面最多的是其董事長周鴻祎,而瑞星公司出頭露面最多的是副總裁毛一丁。周鴻祎是奇虎公司的投資人,是大股東,自然不必多說,而毛一丁作為瑞星的副總裁,一名職業(yè)經(jīng)理人,他的頻頻挺身而出,儼然成了瑞星的形象代表,難道是為了要遮擋背后的某些人物?而此次毛一丁對企業(yè)更名之事一無所知,是否更顯示出其與核心層的距離?對此,一位業(yè)內(nèi)資深人士透露,“瑞星”公司的股權結構非常復雜,更名的情況也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此次更名,有可能是資本層面上的又一次運作,可能在股權上發(fā)生了某些變化,不排除是為未來的上市做準備。
作為目前國內(nèi)殺毒軟件的老大,以瑞星的盈利情況,上市應該早就不是問題,但是至今依舊沒有看出什么上市的動向,個中原因不得而知。此番奇虎起訴瑞星,這場有關技術和盈利模式的交鋒,無意當中把瑞星資本層面的問題推上了前臺,讓人們突然發(fā)現(xiàn),瑞星其實很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