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北京時間14:30,人民網和俄新網聯(lián)合邀請俄副總理亞歷山大·茹科夫做客強國論壇,就“俄中關系以及中國俄語年”等問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這是人民網第二次走進俄羅斯,同時也是第二次專訪俄羅斯國家領導人。

  在2006年和2007年,中俄兩國成功互辦“國家年”,成為兩國外交領域的大事。在中俄“國家年”框架內,兩國開展的各項活動都給公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應,其中中俄雙方媒體功不可沒。而網絡媒體在這次傳播活動中的表現尤為出色,“國家年”的官方網站全方位立體化展現了中俄兩國外交、新聞、教育、文化、科技、貿易、軍事等各方面的交流活動。人民網強國論壇更是遠赴俄羅斯,邀請時任俄羅斯第一副總理梅德韋杰夫與網民在線交流,活動持續(xù)了一個半小時,中俄兩國網友通過論壇、新聞跟帖、郵件等各種形式提出上千個問題,梅德韋杰夫就感興趣的問題詳細回答了網友的提問。這是人民網第一次跨出國門,以網上直播的形式對他國領導人進行專訪,活動取得了非常好的反響。

  周恩來總理曾形象地稱對外文化交流是中國外交工作兩翼中的一翼。在全球化語境下,媒體由于其巨大的影響力在外交活動中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如今,國家之間通過大眾傳播媒介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可以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媒體外交作為國家“軟實力”的一部分,對國家間的公眾輿論、國家形象傳播、跨文化傳播等方面均能夠產生廣泛的影響。

  作為大眾傳播媒介之一,蓬勃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已經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平臺。據不完全統(tǒng)計,時任俄羅斯第一副總理的梅德韋杰夫、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帕斯卡爾·拉米、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博拉特·努爾加利耶夫、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歐元之父”羅伯特·蒙代爾、法國前總理米歇爾·羅卡爾、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前勞工部部長趙小蘭,以及俄、英、德、法、意等多國駐華大使,都曾先后做通過網絡平臺與中國民眾進行溝通交流,受到網友熱烈歡迎。

  記得梅德韋杰夫通過網絡與中國網民對話時說,目前,中俄兩國關系穩(wěn)定友好,已進入了兩國關系史上的最好時期。兩國間的合作和交流越多,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就會越深。梅德韋杰夫還指出,所有的偏見都會在交流中逐漸消除,包括威脅,也會在雙邊協(xié)作的發(fā)展中逐漸減少。

  而今,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茹科夫就“俄中關系和中國俄語年”話題與中國網民進行交流溝通,正是中俄兩國繼續(xù)增進交流合作的重要之舉。我們再一次看到,網絡媒體在促進中外友好合作關系上的優(yōu)勢性作用。我們期待,通過溝通和交流,網絡媒體能夠為發(fā)展中外友好合作關系做出自己的努力,我們更希望,網絡媒體能繼續(xù)創(chuàng)新觀念、創(chuàng)新內容、創(chuàng)新形式,利用獨特優(yōu)勢,為中外友好交流搭建多彩的平臺。(國脈電子政務網對本文稍作整理)

相關鏈接:

互聯(lián)網成主流媒體顯現第一影響力

互聯(lián)網推動公眾積極參與政治生活

重視網絡輿論導向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E時代政府網站促進城市品牌塑造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