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徐匯區(qū)“一網通辦”政務服務2.0迎來周歲生辰。“零差別受理”綜合窗口、24小時自助服務、“指尖上、家門口、一體化”等都是徐匯打響“一網通辦”攻堅戰(zhàn)的戰(zhàn)果。一年來,徐匯“店小二”們努力打造數據賦能、用戶為本的“政務服務磁場”。
服務“微創(chuàng)新”,見證城市“大環(huán)境”
徐匯改革的底氣來自刀刃向內、勇于自我革命的創(chuàng)新勇氣。我們把企業(yè)群眾辦事的感受度作為衡量政府工作的標尺,把政務服務窗口當做推動區(qū)域發(fā)展的前沿陣地,以創(chuàng)新服務助力提升營商環(huán)境。
模式全面重構,打好服務“組合拳”。徐匯通過審批“兩集中”改革,推動部門權力和職能重構,把審批的資源、力量和權限向一線窗口傾斜,實現真正的革命性再造。把83個部門專窗壓縮為18個“零差別受理”綜合窗口,形成“前臺零差別受理、中臺一鍵呼叫專業(yè)支撐、后臺透明工坊分類審批”的“一站式”政務服務模式,讓辦事人“只進一扇窗,辦好所有事”。據統計,窗口收件準確率90%以上,當場辦結事項占所有辦件量的68%,現場排隊等候時間減少三分之一。
零差別綜合受理窗口
今年5月1日,徐匯區(qū)在“零差別受理”綜合窗口的基礎上,增設“一窗通”服務專區(qū),為區(qū)內新設開辦企業(yè)速度再添速。依托上海市“一網通辦”平臺,做到新設企業(yè)全流程“統一提交,一天批準,當天領取”,徐匯成為了滬上首個實現“政府買單刻章、最快2小時辦結”的行政區(qū)域。截至10月29日,已有1780家新企業(yè)通過“一窗通”服務專區(qū)完成企業(yè)設立。
圖片說明:徐匯區(qū)開辦企業(yè)“一窗通”服務專區(qū)
圖片說明:開辦企業(yè)大禮包
流程全面再造,打通體驗“路線圖”?!袄裰?,絲發(fā)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徐匯作為“減材料”先行試點區(qū),率先落實“雙減半”“雙100”要求,新增100項全市通辦個人事項全面落地。截至目前,徐匯區(qū)接入“一網通辦”的246項審批事項承諾時限從13792個工作日減少至4121個工作日,率先實現審批事項承諾時限比法定時限平均減少70%;審批事項材料從3928份減到1728份,“減材料”比例為56%。82個事項、134種情形通過減材料后,實現零材料提交。
效率全面提升,打造服務“快車道”。辦事要跑哪些部門,需要哪些材料,多久能辦成,以往都是企業(yè)群眾辦事的高頻詞匯。徐匯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抓手,推行跨部門授權審批制度和“獨任審批官”制度,編制主題服務事項目錄,推行多表合一、聯合審批、統一反饋等集成服務,使企業(yè)群眾有更多體驗度和獲得感。
謹以“開辦飯店”主題為例,徐匯區(qū)通過數據共享、電子證照互認,實現申請材料減少76.5%。而通過表單字段優(yōu)化整合、數據共享自動獲取,降低表單填報難度,“開辦飯店”主題的申請人填寫字段減少56.5%,表單填報減少75%,主題辦結時限減少到7個工作日,實際辦結時限比法定辦理時限減少81.5%。
服務“小細節(jié)”,體現城市“大冷暖”
要把政務服務工作做細做好做到百姓的心坎上?!耙痪W通辦”,關鍵在“通”。徐匯致力于打破部門間“數據孤島”,聚焦服務“小細節(jié)”,推動服務從“民眾跑腿”向“數據跑路”轉變。
數據研判,把服務做在辦事人開口前。特設“時間沙漏”主動服務,依托AI+政務,通過人臉識別技術,辦事人自取號起,就會被AI攝像頭捕捉到衣著、等候座位和體貌特征等,對于等候時間過長的辦事者,工作人員通過智能系統精準定位,主動為其提供咨詢引導、人證核驗、材料預檢和情緒安撫等多種服務。自徐匯區(qū)“一網通辦”政務服務2.0上線以來,累計主動服務時間1620多小時,有效分流僅做咨詢的辦事人,大大減少辦事群眾等待時間。
數據“跑路”,實現證照“兜”著走。在線下窗口及自助服務機上實現常用電子證照按需調用,節(jié)約群眾辦事成本。依托“隨申辦”APP,若申請材料中涉及的證照在市證照庫中存在且有效,則申請人無需遞交紙質證照。掃碼亮證后,系統可以獲取個人或法人所有在證照庫中的有效證照,并關聯對應的申請材料,實現材料免交。截到10月25日,徐匯區(qū)營業(yè)執(zhí)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等229類電子證照累計調用次數達12萬次。
圖片說明:A廳法人事項綜合受理大廳
數據歸集,構建線上“一網通辦”云體驗。徐匯區(qū)網上政務大廳并入市“一網通辦”總門戶、區(qū)政務服務APP并入“隨申辦”市民云,實現網上服務“一網到底”。全市率先落地法人庫、地理庫等六大基礎數據庫,將進駐中心的部門數據機房整合為一個云計算數據中心,將電子政務云應用的權責統一集中到區(qū)行政服務中心,通過信息數據的匯集、共享和運用,做到“有接口的地方就能變成窗口”。依托市大數據中心和“一網通辦”政務服務總平臺,546項事項100%接入市統一受理平臺,實現統一身份認證、統一總客服、統一公共支付、統一物流快遞,讓數據“跑”起來,使企業(yè)群眾體驗到“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服務“小進步”,推動改革“大提升”
政務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緊扣政務服務智能化,以科技換便利,著力實現從能辦到好辦,從好辦到企業(yè)群眾愿辦,讓政務服務的“小進步”,推動改革的“大提升”。
從“工作日”到“不下線”的守候。打破時間束縛,徐匯區(qū)全市首創(chuàng)24小時政務服務模式,讓辦事人想什么時候辦就什么時候辦。
圖片說明:24小時自助服務大廳
“以前辦事情都是工作時間去窗口,現在這種自助方式很新穎,效率也高,非常方便?!苯衲?月,上海三零衛(wèi)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的黃先生辦理股權轉讓變更,在申請材料提交審核通過后,收到一條辦件已出證,待領取的短信。家住浦東的黃先生上班途經徐匯區(qū)行政服務中心,7:03,在24小時自助服務大廳的自助證照柜通過刷身份證,僅用30秒便領取到了新的企業(yè)營業(yè)執(zhí)照。
圖片說明:24小時自助服務大廳
截至10月底,像黃先生一樣通過24小時自助證照柜自助領取各類證照數量達3887張。徐匯行政服務中心累計提供24小時自助服務13.7萬人次,自助服務辦件量占總辦件量比例達到45%,非工作日在自助大廳的辦件量超2.5萬件。
從“一隅”到“多域”的延伸。一年來,徐匯“一網通辦”服務觸角不斷延展,始終以企業(yè)和居民需求為導向,構建“1+13+X”政務服務體系,打造“市區(qū)對接、全區(qū)共享、下沉社區(qū)”的集約化、一體化審批平臺。設立虹梅漕開發(fā)園區(qū)綜合服務中心、徐家匯商圈“一網通辦”自助服務點,辦理674項政務服務事項,為1.3萬多家企業(yè)和25萬白領提供“家門口”的政務服務。而在剛過去不久的2019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開幕式上,徐匯區(qū)“一網通辦”自助服務的出現為參展企業(yè)和參觀群眾提供實時政務咨詢和事項辦理。
圖片說明:徐家匯商圈“一網通辦”自助服務點
從“單行道”到“雙引擎”的驅動。便捷化政務服務觸角還延伸到銀行領域。今年9月,徐匯區(qū)行政服務中心、建設銀行徐匯支行開展跨界合作,徐匯成為上海首個嘗試政銀合作智慧化服務的城區(qū)。上線2個月來,這種政銀“雙引擎”驅動模式,十分受到企業(yè)群眾的歡迎,僅建設銀行徐匯支行政務服務辦件量達754件。徐匯區(qū)行政服務中心將和建設銀行進一步優(yōu)化各項服務事項,推進雙方系統更深層次對接,探索“政務服務+金融服務”的互聯互通,助力徐匯營商環(huán)境穩(wěn)步上升。
改革只有進行時,讓政務服務持續(xù)釋放“磁吸效應”,就要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迭代創(chuàng)新思維,正如徐匯區(qū)區(qū)長方世忠所說的,要拿出“十年磨一劍”的韌勁,放飛想象力,勇闖無人區(qū),創(chuàng)造新業(yè)績,奮力擦亮徐匯最優(yōu)營商服務的“金字招牌”。
參會、會務合作、參評(數字政府 | 營商環(huán)境 | 智慧城市)歡迎登錄年會官網
系統套裝,即時落地
在我能,發(fā)現 搭建 管理您的更多協同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