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大數據戰(zhàn)略加快步伐,數字政府已經成為落實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等戰(zhàn)略行動的新著力點。而真正走向智慧社會的革命性技術創(chuàng)新將在信息資源,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的本質、規(guī)律決定了整合共享是它的必由之路、內在要求。本文在總結該領域探索性經驗的同時,結合先行示范的典型經驗,對當前信息共享工作提供借鑒。

  一、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的積極探索

  1.深層次推進全國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

  “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煙囪林立、信息孤島”是困擾我國政務信息化向縱深發(fā)展的老大難問題。2017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國辦發(fā)〔2017〕39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這是繼2016年國務院印發(fā)《政務信息共享管理暫行辦法》(國發(fā)〔2016〕51號)之后,推動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的又一重要文件。這個文件的頒布實施,為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提高服務水平、激發(fā)市場活力和社會創(chuàng)造力具有重要意義。

  2.建設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推動業(yè)務協同

  構建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是推動“放管服”改革、打造數字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日,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就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全面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作出全面部署。意見要求,2018年底前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主體功能建設基本完成,2019年底前上線運行;2020年底前,各地區(qū)各部門平臺與國家平臺做到應接盡接,全國一體化平臺基本建成;2022年底前,全國范圍內政務服務事項基本做到標準統一、整體聯動、業(yè)務協同,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平臺辦理,全面實現“一網通辦”。這是一張互聯網政務和數字政府建設的作戰(zhàn)路線圖和再次動員令。

  建立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特別是打通信息孤島,達到數據互聯互通、數據共享、業(yè)務協同、一網通辦,需要很多基礎性條件,包括數據目錄統一、標準統一、入口統一,其中最重要的是清理數據源頭。將分散于各級政府和部門的信息數據進行系統整合和有序共享,從整體上進一步提升政府信息資源的利用水平和政務服務能力。

  3.以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推動信息共享

  打造良好的營商環(huán)境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要營造穩(wěn)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huán)境。近年來我國商事制度改革持續(xù)推進,營商環(huán)境持續(xù)向好。根據世界銀行歷年發(fā)布的《營商環(huán)境報告》,我國營商環(huán)境的世界排名逐年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營商環(huán)境存在不少短板和先天不足,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數據不通暢、不規(guī)范,辦事效率偏低。

  改善營商環(huán)境的發(fā)力點之一是加大數據共享,推動以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政務服務統一身份認證體系和重點領域信息共享應用等為主要內容的信息系統整合共享。一是立足問題導向,2018年4月中旬以來,發(fā)改委、新華社、政府網啟動了“群眾辦事百項堵點疏解行動”,分批分領域向社會征集群眾辦事遇到的堵點問題,收集了涉及到教育、身份證明、商事服務、社保醫(yī)療、居住出行等多個領域的問題;二是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抓手,增加“主動上網”事項,全面推行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做到“應上盡上、全程在線”;三是力推標準化,推進各類政務數據標準化,建立健全電子證照、電子公文、電子簽章等標準規(guī)范,推進實體政務大廳與網上服務平臺深度融合,形成線上線下功能互補的一體化政務服務。

  二、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的典型樣本

  試點、先行是開展工作的“探路石”,縱深推進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離不開基層試點、先行的探索實踐經驗總結與借鑒,在該領域,浙江省、海南省與深圳市、天津市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

  1.浙江“v”字模型助推最多跑一次

  浙江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抓手,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享,加快推進政府治理數字化轉型。在改革中,以“V字”理論模型為指導,在杭州、寧波、衢州、臺州等地試點基礎上,做好全省事項數據需求梳理和數源確認工作,深入推進數據資源共享應用。

  浙江是較早運用數據基因定義數據流程邏輯,從而構建整合政府的地區(qū)之一。數據共享是數據流動的前提,浙江以省級與群眾辦事最密切的100個事項作為突破點,針對系統對接難、數據共享難問題,26個省級部門的技術骨干、40余家公司共130人參與,通過集中攻堅一個月,按照統一標準,逐項逐條改格式、改接口、改系統,將全省70多億條數據匯入統一的數據倉,實現省級高頻事項共享比例從39.3%提升到92%,特別是部門間的共享率從4.6%提升至83%。與此同時,浙江也積極探索和推進跨界跨省數據共享,比如通過與公安部國家人口信息庫和教育部學籍信息系統的共享,每年為十萬余名外省赴浙就讀學生學籍辦理轉入,將原來來回跑幾天,變成實時核驗,簡化轉學手續(xù)。

  2.海南用信息和數據構建“智慧海島”

  海南省通過100%網絡通、100%系統通和100%數據通,實現全省政務信息資源的整合共享,推進政務信息系統一體化建設、搶占大數據制高點、形成海南大數據品牌形象并打造DT時代的數據特區(qū)。目前海南省政務信息化建設已初步形成“一張網、一個中心、一朵云”的信息格局。海南政務信息整合共享按照數據、人員、資金、管理、技術“五集中”和“一廳多能、一廳多用”的要求,初步建成海南省數據大廳,大廳將全省政務數據進行匯集、共享和展現,已成為支撐全省決策指揮、城市管理、應急聯動和運行管理的政務空間和智慧大腦。

  3.深圳實現數據全覆蓋的數字政府新形態(tài)

  深圳市在廣東省“全省一盤棋”的頂層框架下,率先推進“多證合一、一證一碼”改革,通過跨部門業(yè)務流程整合再造和數據共享共用,徹底解決服務對象“多跑動”難題。按照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等政府服務模式改革的有關要求,以全流程網上辦理為目標,重造安全的政務云、開放的大數據中心、一體化的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上接國家、下聯市縣、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

  4.天津打造“政務一網通”樣本工程

  天津市以平臺建設為抓手,努力實現“政務一網通”。一是建設共享平臺,通過整合各部門信息資源,加快信息系統互聯互通,著力打通信息孤島;二是建設應用平臺,通過“電子證照系統平臺”推動全程電子化辦事網上身份認證、電子簽章、電子歸檔;三是建設移動平臺,通過數據聚合開發(fā)“天津一網通”APP,為群眾提供多渠道服務,不斷提升政務服務便捷化、個性化水平。

  三、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的重點工程

  在數字政府環(huán)境下,政務數據的流動與共享,能夠有效促進政務服務的業(yè)務重組與流程再造、打造政務服務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目前全國政務信息共享的大動脈已經基本打通,下一步還需持續(xù)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深化“網絡通、數據通、業(yè)務通,不斷破解企業(yè)、群眾辦事堵點、難點。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是一項系統工程,2018年應重點實施1234工程,“1”是要堅持數據安全的準則,確保在共享使用過程中的安全;“2”是要開展百項問題疏解和百家案例兩大行動;“3”是建立完善數據共享責任清單,系統的底數清單和政務事項清單,三張清單;“4”是要完善平臺授權、限期反饋、多方考核和督查問責的四個機制。

  作者:國脈互聯 總經理/首席規(guī)劃師  鄭愛軍

  國脈大數據研究院 副院長/戰(zhàn)略咨詢師  孫澤紅

  國脈智庫獨家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附:營商通產品介紹

  為促進營商環(huán)境發(fā)展,國脈研發(fā)出“營商通”產品?!盃I商通”全稱是“營商通管理優(yōu)化一體平臺”,包含數據可視化、事項登記、事項清洗、事項優(yōu)化、供需對接、主題服務、多表合一、模版庫、營商環(huán)境評估等多個功能模塊,希望通過“營商通”,助力我國營商環(huán)境提升。

  作為咨詢服務產品化的智慧成果,營商通系統具有極強業(yè)務針對性和實用性,主要解決法人辦事材料多、環(huán)節(jié)繁、時間長、流程不清等難題,其優(yōu)化思路是按數據流動邏輯實現流程再造,創(chuàng)新主題服務和多表合一步驟,借助數據流轉與共享,以達到三減一優(yōu)(減材料、減環(huán)節(jié)、減時間,優(yōu)化主題服務),辦事“最多跑一次”,從而全面提升營商環(huán)境,助力國家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建設。目前,國脈已承接過廣東省營商環(huán)境企業(yè)開辦、不動產登記、施工許可辦理等主題事項的梳理、云南省手機辦理事項梳理、深圳市法人主題事項梳理、山東德州“不動產登記”、江蘇江陰“2440”、西咸新區(qū)“3450”等省市區(qū)營商環(huán)境優(yōu)化項目。

責任編輯:hong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