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之前,我國公共圖書館基本上是游離于政府信息公開體系之外,或者說在政府信息公開當中沒有法定的地位。”近日,在中國圖書館學會和中歐信息社會項目聯(lián)合主辦的“公共圖書館政府信息服務研討會”上,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國新如此表示。 

  李國新認為,這顯然和公共圖書館的使命是不相符的。“在《公共圖書館宣言》所列舉的公共圖書館服務12項核心使命當中,有兩項涉及到政府信息公開。比如要保證市民獲取各種社區(qū)信息,當然包括社區(qū)政府信息;要求公共圖書館為地方企業(yè)、社團群體提供充足的信息服務,當然也包括政府的信息服務。”

  而根據(jù)學者的調研,條例一出臺,很多公共圖書館就積極參與。

  按照文化部社文司圖書館處處長白雪華的說法,“文化部在條例頒布之后做了兩項工作,一是文化部本身的信息公開。第二項重要內容就是關于公共圖書館參與信息公布”。比如要求“各級文化行政部門在本級工作信息公開機構指導下,認真貫徹條例要求,及時部署落實所轄公共圖書館設置公開政府信息必要的場所設施,并積極爭取本級財政支持,為公共圖書館增加相關的設施設備提供財政保障”。

  但由于各種原因,目前各級政府利用公共圖書館進行信息公開還存在各種差距。

  政府應強制向公共圖書館提供信息

  國務院法制辦工交司馬森述處長在主題演講中表示:“圖書館在信息公開方面作用發(fā)揮得好,老百姓可能提出的申請就少;老百姓可以通過公共圖書館獲取政府部門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就可以減輕行政成本,減少納稅人的花費。”

  但與會代表認為,利用公共圖書館進行信息公開的主動權并不在圖書館手中,政府如何主動利用圖書館才是關鍵。

  “參與政府信息公開,圖書館的義務和責任是設立政府信息查詢點。但我們擔心的是,如果政府不主動向圖書館提供政府信息,我們該怎么辦?”蘇州市圖書館公共圖書館館長邱冠華表示擔心。

  首都圖書館地方文獻部主任李誠也表示:“圖書館恐怕更多地是被動接受信息的移送,政府送我們就接,不送我們也沒地方查,對圖書館而言很難操作。”

  對于這個問題,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程潔認為:“應當積極推動或者促進國家通過專門的立法或相關的制度建立公共圖書館對政府信息的接受和保存制度。”她進一步提出,“政府主管部門可以考慮指定或者委托公共圖書館,利用公共圖書館專業(yè)技術優(yōu)勢,進行當?shù)卣畔⒐_目錄、指南、索引、摘要的編制工作,提高質量,降低成本。”

  公共圖書館信息公開實踐:三種模式

  “條例規(guī)定在圖書館設點是政府的責任,如果不做的話,就是政府不作為。”馬森述如是說。但實際上,通過圖書館界人士的介紹發(fā)現(xiàn),圖書館的努力推動對于信息公開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值得借鑒的有三種模式。

  黑龍江模式:主動出擊

  “條例實施之前,在今年的1月份省圖書館就制定了兩個文件:關于黑龍江省圖書館建設政府信息公開服務平臺的請示以及黑龍江省圖書館政府信息公開服務平臺建設方案。”黑龍江省圖書館館長高文華介紹道。

  高文華設想:“通過共享工程建設信息服務網(wǎng),省圖書館建設政府信息公開平臺之后,覆蓋全省的鄉(xiāng)村,全省每個村到2009年左右就基本能夠實現(xiàn)村村通,村村都有一個服務點。農(nóng)村所有的農(nóng)民群眾只要通過共享工程就能獲取政府信息。”

  由于圖書館的提前規(guī)劃與溝通,請示“得到省政府辦公廳和相關領導的重視”。到目前為止,黑龍江省圖書館“政府信息公開服務平臺建設,不僅僅是紙版資源和網(wǎng)上資源,還有整體的建設方案”。比如計劃購置整合政府信息采集、存儲、整序發(fā)布軟件系統(tǒng),采編發(fā)平臺,編制包括政府信息索引、名稱、內容概述、生成日期等內容的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協(xié)助政府有關部門編制“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等專業(yè)技術性文獻等等。

  “公共圖書館要自己主動爭取、主動承擔責任。”高文華說。

  蘇州模式:拓展服務

  與黑龍江省圖書館的主動爭取相似,蘇州圖書館在信息公開中,也是主動與政府部門進行聯(lián)系和溝通,但又有明顯的不同。

  “通過主動與市政府辦公室市信息辦的多次溝通,最后達成從5月1日開始他們向我們主動提供數(shù)字化的信息,我們進行著錄和標引的共識。但是他們沒有辦法提供經(jīng)費。”蘇州圖書館館長邱冠華說。

  邱冠華認為,構建總分館體系的圖書館,更便于政府信息公開這樣一項工作的開展。

  更為超前的是,他提出“圖書館還可以提供與政府信息公開相關的參考咨詢及代理服務。比如納稅申報交個人所得稅,直接到圖書館網(wǎng)站上填一張表格就可以了,而且圖書館有那么多的分館在社區(qū),這樣更加簡捷方便”。這樣的模式還可以擴展到“通過電子政務向政府遞交申請,并且可以投訴不良行為”等等。

  嘉興模式:直接參與

  “政府信息辦成立的時候,嘉興市圖書館副館長就是信息辦的成員,我們嘉興市圖書館直接參與了這項工作,商量問題或者圖書館有什么樣的想法,在會議上全部可以溝通。”浙江嘉興圖書館館長章明麗介紹。這也是嘉興公共圖書館信息公開工作中最令人羨慕的地方。

  嘉興模式的一個特色就是,政府強力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如果沒有這一點,圖書館參與政府信息公開就可能沒有機制保障。

  “對嘉興來說,這項工作牽涉到五縣兩區(qū)政府的推動。直管的責任部門有75家,垂直管理的部門有十幾家,近一百家單位需要協(xié)調,要做到百分之百的信息公開,就需要有一個非常強有力的權威部門的推動。”

  嘉興的做法是,信息公開領導小組的常設班子由政府辦公室的副主任直接牽頭,然后把這項任務落實到督察處。據(jù)章明麗介紹,“嘉興市人民政府督察處主要承擔的是人大的一些代表建議、政協(xié)提案的督察工作,然后就是市政府的重大項目,也就是市長的督察工作,這些督察工作政策性比較強,督察需要的時間也有嚴格要求”,非常高效,有這樣一個機構來推動,工作自然到位。

  有了這樣的保障,圖書館只需要考慮政府信息公開本身的工作了。章明麗表示:“在圖書館參與政府信息公開之初,我關注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政府的信息能否及時完整送到圖書館。第二,怎樣做好服務。第三,在資源的加工方面怎樣發(fā)揮我們專業(yè)的優(yōu)勢。”

  但在具體工作中,章明麗發(fā)現(xiàn)和設想的不一樣:“嘉興市電子政務做得很好,財政體系全部是上網(wǎng)。嘉興的學校也沒有紙質文件,全部為電子文檔。政府電子文檔一給我,政府公開什么,我就有什么,第一個問題并不存在。”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