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道,陜西某地政務服務中心近日更換了一批高檔飲水機,可群眾想喝水得完成掃碼關注“有水喝”微信公眾號、下載“有水喝”APP、輸入手機號獲取驗證碼完成注冊等程序繁瑣的“七部曲”,整個過程費時10多分鐘。但即便如此,手機網絡不給力,WiFi連不上時,水還是喝不成。此事被曝光后,相關飲水機已被全部撤換,改為常規(guī)的飲水機。
比起某些服務大廳不提供飲水服務,安裝新型飲水機是值得肯定的。但安裝飲水機的目的,是方便辦事群眾有水喝,如此漫長而繁瑣地折騰,是一種典型的“半拉子服務”?,F(xiàn)實中,諸如此類現(xiàn)象并非個例。比如,有些“一卡通”原本是為方便群眾的,結果因為使用者大多為老年人,記不住密碼,不熟悉流程,想要取錢時還是“一用就卡”;又如,很多辦事窗口張貼了“辦事須知”,提醒前來辦事群眾提前做好準備,可字太小,張貼得老高,群眾想看清楚并不容易,等等。
細節(jié)決定成敗。群眾工作點多面廣,瑣事細事最能檢驗“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的為民服務理念。群眾喝水問題并非小事。從無水喝,到傳統(tǒng)飲水機,再到高檔飲水機,變化中見證的恰是服務質量高低與否。有好的飲水機卻沒有讓群眾更方便地喝上水,讓群眾如何滿意呢?
廣大黨員干部應當參照這一案例加以反思,看看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存在“半拉子”現(xiàn)象,立行立改,切實為民服務。